狐皮的质量鉴定


发布时间:

2012-09-28

作者:

来源:

中国皮毛信息网

浏览量:


  狐皮是大毛细皮,具有毛长绒厚、灵活光润、针毛带有多色节、张幅大、皮板薄等特点。适于制作各种长、短大衣的皮筒(做1件长狐皮大衣需要8~12张,短上衣需要4~6张),皮领,镶头围脖,皮帽以及串刀、加革条的妇女翻穿大衣等,其制品保暖轻便,丰满美观,出口和内销深受消费者所喜爱。
  影响毛皮质量的因素很多,其中产区气候环境、种类、饲养管理、取皮季节等对毛皮质量的影响较大。在同样饲养管理条件下,不同产区狐皮的质量有显著差别。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赤狐皮好于其他地区。我国中部和南部所产的赤狐皮,张幅小,毛绒空疏,毛色微发红,尤其是在新引进的银黑狐、北极狐和其他彩色狐上更为明显。北纬32°以南地区不适合与发展养狐业。
  (一)   不同生产季节的狐皮品质特征
  1、春皮   早春皮毛长显软而略弯,光泽较差,底绒有黏合现象,皮板微显红。晚春皮针毛枯燥,毛峰带勾,底绒稀疏,黏合现象严重。
  2、夏皮   针毛长,稀疏而粗糙(手感带沙性),光泽差,绒毛极少。皮板发硬而脆弱,无油性。
  3、秋皮   早秋皮针毛粗短,颜色深暗,光泽弱,绒毛短稀,尾很细,皮板呈青黄色。晚秋皮毛绒粗短,光泽较弱,背部和后颈毛绒短空,臀部皮板呈青灰色。
  4、冬皮   针毛长而稠密,光泽油润,绒毛丰厚而灵活,毛峰平齐,尾毛粗大,皮板薄韧,有油性,呈白色。
  (二)狐皮的鉴定
  1、有仪器测定,毛的长度、细度。密度、皮板厚度、伸长率、崩裂强度、撕裂强度等可通过仪器进行鉴定。
  2、感官鉴定,分为:看、摸、吹、闻四种。
  看:看毛皮的产地,取皮季节、毛色毛绒伤残和缺损等。
  摸:用手触摸、拉扯摸捻,了解毛皮皮板质是否足壮,以及瘦弱程度和毛绒的疏密柔软程度。
  吹:检查毛绒的分散或复原程度和绒毛生长情况及其色泽。
  闻:狐皮贮存不当,出现腐烂变质时,有一种腐烂的臭味。

狐皮,毛绒,光泽,绒毛,程度,质量,毛皮,鉴定,季节

相关文件


相关新闻